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保障城乡居民绿色消费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同时,随着农产品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农产品质量怎么样?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控制,农产品整体质量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整体水平高。根据全国农业部调查,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稳定。根据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合格率分别达到99.5%、95.8%、95.9%。根据2010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合格率分别达到99.5%、95.8%、95.9%。原料奶质量安全监测结果显示,29个省份3373批次原料奶样品三聚氰胺含量全部符合临时管理限量,主产省13头奶牛903批次原料奶样品皮革水解蛋白合格率为100%。
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是什么?

根据全国农业部调查,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稳定。根据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合格率分别达到99.5%、95.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