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家芭蕾舞团
舞团。1961年「荷兰国家芭蕾舞团」的创始者,苏妮雅.盖思凯儿(Sonia Gaskell, 1904-1974)结合该团与玛夏.魏咪(Mascha ter Weeme)的「阿姆斯特丹芭蕾舞团」,成为令人傲视全球的芭蕾舞团。起先两人共同领导该团,而后由盖思凯儿独撑大局,直至1968年之后,才与丹兹克(Rudi Van Dantzig)、凯生(Kaesen)共同主持舞团。(丹兹克亦是1959年「荷兰舞团」Nederlands Danse Theater成立时的创办人之一。)由于舞团早期舞码多而无当,故被形容为编舞家的超级市场,直到1971年丹兹克担任艺术指导后,始改善情况,且尽力维护该团古典舞码。基于维护传统基础创作,丹兹克採用荷兰着名的编舞家曼农及夏克的芭蕾作品,此外,还选用了世界经典舞码和二十世纪芭蕾作品,其中尤以巴兰钦的作品为主,为舞团注入了新生命。创造了反情节、反展技,以音乐取胜的新古典主义芭蕾的高潮,成为唯一之风格独特的芭蕾舞团。自1986年「阿姆斯特丹音乐歌剧院」落成,由该团与歌剧团长期驻扎演出。丹兹克已为舞团编创了40余齣作品,重要舞码有《夜晚的岛屿1955》、《纪念已故的男孩1965》、《De Disgenoten1958》、《片刻1968》、《墓誌铭1969》、《彩鸟1971》、《支流1973》、《四首最后的歌1988》及为纽瑞耶夫编作的《随风而逝》、《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夏克为舞团编作有《达芬妮斯与柯露1972》、《春之祭1974》、《慢板钢琴曲1973》、此外,丹兹克与夏克两人合作的舞码有《生活、生命1979》、《天鹅湖》等。舞团除了经常于荷兰当地演出外,并经常至世界各国演出,及参加世界各国着名艺术节演出。丹兹克除了编舞的才华外,1986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说《献给迷失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