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蹉
舞名。普米族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兰坪、丽江等县普米族聚居区。意为跳舞,又称《羊皮舞》、《四弦舞》。传说:被驱赶的普米族,聚集在翻山垭口,围着篝火通宵达旦《搓蹉》,对方误认为普米族人太多,就不敢再驱赶。又传说:普米人弹起四弦,跳起《搓蹉》,把大小妖精吓的四处逃命,妖精们说:世上什么都不怕,就怕普米跳《搓蹉》。说明《搓蹉》是力量的象徵。在兰坪河西大羊一带,还有一种无伴奏《搓蹉》。一般说《搓蹉》有十二套舞步。有〈团聚舞〉、〈追赶步〉、〈臀部相撞舞〉、〈鞋底相撞舞〉、〈碗筷舞〉、〈压脚跟步〉、〈跺脚抬腿步〉、〈二步一抬跑跳步〉、〈三步一抬跑跳步〉、〈点地转身步〉、〈龙跳步〉、〈结尾步〉。主要为手牵手圆圈跳,有单圆、双圆、半圆,其它还有对跳、开门、钻空、翻身、二龙吐水、满天星等。近年来,专业舞蹈工作者已将其改编为舞台节目表演,深受群众欢迎并广为流传。
免责声明
查词猫是一个由大数据和网友共同维护的在线词典工具,其大数据部分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理解技术生成。如果您发现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涉嫌侵权或违规,请通过
ai@know.email 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