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舞
舞蹈团队名。古代宫廷集体歌舞形式。产生于中晚唐,兴盛完备于宋代。唐人王建《宫词》出现过「队舞」一词。晚唐宫廷乐官李可及编创的《菩萨蛮舞》、《叹百年舞》都是大型队舞。宋代宫廷队舞分小儿队与女弟子队。小儿队七十二人计有一、《柘枝队》;二、《剑器队》;三、《婆罗门队》;四、《醉胡腾队》;五、《浑臣万岁乐队》;六、《儿童感圣乐队》;七、《玉兔浑脱队》;八、《异域朝天队》;九、《儿童解红队》;十、《射雕回鹘队》。女弟子队一百五十三人,一、《菩萨蛮队》;二、《感化乐队》;三、《抛球乐队》;四、《佳人剪牡丹队》;五、《拂霓裳队》;六、《採莲队》;七、《凤迎乐队》;八、《菩萨献香花队》;九、《綵云仙队》;十、《打球乐队》。表演时,各队有特定服饰、舞具。宋代宫廷队舞一般在春秋圣节大宴、赐酺、上元等节庆时与器乐曲、歌唱、杂剧穿插表演。宋代队舞中的《柘枝队》、《拂霓裳队》、《剑器队》、《醉胡腾队》、《菩萨蛮队》等,应是在继承唐代同名舞蹈的基础上发展编创的。
免责声明
查词猫是一个由大数据和网友共同维护的在线词典工具,其大数据部分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理解技术生成。如果您发现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涉嫌侵权或违规,请通过
ai@know.email 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