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沿江11省市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体,要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找准战略定位,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各有关部门要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按照职能分工,制定配套政策,完善相关规章,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答: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有专家表示,正是由于长江经济带的特殊地位,国家才会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即提出“一线一轴”战略构想,一线指沿海一线,一轴即长江。 2014年,“打造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到如今,《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称,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同时,要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答:《规划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基本遵循,是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形成长江经济带发展强大合力的行动指南。 【问题3】请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韩正副总理等领导同志提出工作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2019年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栗战书委员长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并带队对四川、江苏检查。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长江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扎实推动各项污染治理工程,全力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