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 1、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革课程内容。
答:新课程改革是2001年7月提出来的。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答: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革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答: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New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program;High school new curriculum reform plan ) 是自2004年9月开始的、在我国部分省份试点高中新课程及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简称。 其中心点或特点就是 新课程 、新理念、 新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