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猫

风筝的量词

放风筝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放风筝时间 人们说春天最适合放风筝,因为放风筝需要不大不小的风,然而春天的风不大也不小,而且天气不会很冷也不会很热,所以在春天放风筝最好。 在放风筝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阴天或雨天,因为光线太暗和视觉的集中会导致近视。 风筝风筝之最 编辑语音 中国潍坊万人放风筝 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世界最长风筝亮相重庆(6张) 2011年4月16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在此间宣布,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世界上最大的风筝是什么材料?

答:荷兰:曾造出世界最大 荷兰风筝多没有骨架,材料多为尼龙布和塑胶纸。 荷兰曾在1984年展示一只世界上最大的风筝,无骨架,以尼龙布制成,放飞前要先充气,并由8吨的汽车牵引才能顺利升空。

风筝的形状和图案有什么区别?

答: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 而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志、动物、蝴蝶、飞鸟等,琳琅种种。 风筝的建造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 塑胶材料 。

风筝是怎么被中国人研究出来的?

答: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 发明 于中国 东周 春秋时期 的产物,已2000多年。 相传 墨翟 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后来 鲁班 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 造纸术 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 纸鸢 ”。 到 南北朝 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 宋代 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鸢”就指风筝。 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宋苏汉臣的《 百子图 》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是怎么被中国人研究出来的? 2021-04-22 10:10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查词猫是一个由大数据和网友共同维护的在线词典工具,其大数据部分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理解技术生成。如果您发现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涉嫌侵权或违规,请通过 ai@know.email 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查词猫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chacimao.com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风筝的量词
摘要
放风筝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答:放风筝时间人们说春天最适合放风筝,因为放风筝需要不大不小的风,然而春天的风不大也不小,
词条统计
所属栏目
更新时间
2023-09-25 10:55
内容字数
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