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2006年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指出:当前东莞正处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旧有的行政区划的弊端日益凸现,这种32个镇区分散的行政管理架构开始遇到一些行政管理上的难题。 这些难题突出表现为,城市中心区规模狭小、带动能力不强、各镇各自为政、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各镇区经济发展模式趋同,从而导致镇区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
答:如果问东莞的镇放在县级行政区中更像谁,答案应该是县而不是市辖区。 也就是说,东莞2460平方公里,除开4个街道合计的231平方公里,其余被28个县瓜分得干干净净。 早年虎门、长安还说过“撤镇设市”,就更像比县更进一步的县级市了。
答:东莞的镇,跟全国其他的镇一样,具有上述的基层政权权力。 但是自东莞县改设地级市后,东莞的镇虽然法律地位上不变,但是被实质赋予了中层的县级政权权力。 这会产生什么效果? 答案就是东莞的乡镇发展,对比周边地区的乡镇产生了巨大优势。
答:市镇结构安排的政治智慧在此。 “不过这也为镇政府权力过大埋下了伏笔。 东莞升级为地级市后,村或镇的集体组织还是成为对外开放的一个个主轴。 政府也竭力维系着不同层面的利益均衡。 一旦有土地需要建工厂或出让,村集体的存在直接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