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
泛指强调动机和内驱力是人与动物行为决定因素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广义包括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勒温的场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等,它们从不同角度强调和说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目的、动机和驱力,但不属于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狭义则专指吴伟士的机能心理学。他于1910年最早使用“动力心理学”概念,并于1918年出版《动力心理学》著作。主要理论观点: (1)认为人的活动包括内驱力和机制两个方面。内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即行为的发动者。它回答行为的“为什么”问题,即通常所谓的动机。机制是指原因通向结果的历程,即刺激达到反应的具体构造关系。它作为行为的外在方式和实现的途径,主要回答行为“怎样”的问题。机制有赖于内驱力的发动才得以活动,而内驱力也只有通过机制的作用才得以实现。(2)把S-R公式加以改变,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插入有机体O而成了S-O-R的公式,甚至以后还提出W-S-O-R-W的新行为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