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全国(不包括港澳台)除市辖区和林区、特区以外,共有1879个县级 行政区划 ,包含375个 县级市 、1335个 县 、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 [1] 《2019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县域经济总量已达39.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41%。 [1] 1.但是, 区域经济学 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还需要结合中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 探索 。 2.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答: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而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资金、技术和人才。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工业化与城市化,长期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经济政策。 县域经济为城市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城市经济在县域经济的摇篮中发育、成长。
答: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 中国自秦朝置县以来就有了县域经济。 在2000多年的传统小农经济时代,由于化儒愚民、 重农抑商 、 闭关锁国 的政策效应愈积愈深,自唐宋盛世以后中国县域经济开始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萎缩、越来越萧条,整个封建王朝也由兴盛走向衰败,由富强走向贫弱,由先进走向落后。
答:6.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 基本单元 。 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 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