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派
是吐蕃王朝时期贵族昆氏家族的后代贡却杰布于公元1073年在后藏萨迦地方创建萨迦寺,收徒传法逐渐形成的。“萨迦”取名于寺院四周的土质颜色,意为“灰白”。后由于萨迦寺院的围墙涂有红、白、蓝三色条纹,分别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故又称“花教”。萨迦派的法位以家族相传。萨迦四祖萨班·贡嘎坚赞曾劝说西藏地方势力归顺蒙古,五祖八思巴·洛追坚参一直追随忽必烈,创制了“蒙古新字”而被封为“大宝法王”。萨迦派教法分三个次节:“最初舍非福”即要人珍惜现世的投胎不做恶事、专心行善;“中断于我执”即要人不在思想上牵挂事物,方能脱离苦恼和轮回;“后除一切见,知此为智者”即断除“我执”后,要防止“断见”和“常见”而走中间的路。萨迦派曾是西藏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喇嘛教派,其地位随元皇室势力衰落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