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猫

江西采茶戏

起源于“茶歌”、“茶灯”、“采茶调”,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流行于江西各地。最初男女二人对唱,即小旦、小生。发展为小旦、小生、小丑三个演员演唱,称为“三角班”。进城以后吸收了大班京剧剧目,改称为“半班”。现有南昌、景德镇、武宁、抚州、赣东北、高安、宜春、赣南、吉安、宁都、萍乡采茶戏等十多种。只是地方语言不同,发展情况大同小异,唱腔民间色彩很浓,大多是以“本调”(板腔体)“杂调”(民歌体)为主调。与省外邻近剧种互有渗透,南昌、景德镇、武宁、抚州采茶戏与安徽黄梅戏,萍乡采茶戏与湖南花鼓戏,唱腔、表演相似,甚至许多剧目相同。赣南采茶戏曲调则保留其民歌风味,高安采茶戏锣鼓班与丝弦班合并后,更显得曲调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50年代以来,各地采茶戏兴盛一时。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宜春采茶戏《孙成打酒》,南昌采茶戏《桃花运》,抚州采茶戏《花鸡缘》先后搬上了电影银幕和电视屏幕。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查词猫是一个由大数据和网友共同维护的在线词典工具,其大数据部分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理解技术生成。如果您发现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涉嫌侵权或违规,请通过 ai@know.email 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查词猫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chacimao.com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江西采茶戏
摘要
起源于“茶歌”、“茶灯”、“采茶调”,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流行于江西各地。最初男女二人对唱,即小旦、小生。发展为小旦、小
词条统计
所属栏目
更新时间
2023-09-23 17:14
内容字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