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猫

随机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答:随机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 Y = Xβ+ Zu+ ϵ E(u) = 0,Var(u) = Σ ϵN(0,σ2In), 且 与 u 无 关 { Y = X β + Z u + ϵ E (u) = 0, V a r (u) = Σ ϵ N (0, σ 2 I n), 且 与 u 无 关

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s)是什么?

答:本词条由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s models),简称REM,是经典的 线性模型 的一种推广,就是把原来( 固定效应模型 )的回归系数看作是随机变量,一般都是假设是来自正态分布。

如何理解随机效应的元分析模型?

答:总体来看, 随机效应RE的元分析模型更受推崇 ——不仅因为RE更符合实际情况(不同研究的异质性)、在估计时更加保守、更不易被极端大/极端小样本量的研究“带跑偏”(平均效应的估计更均衡、更稳健),而且如果我们进一步纳入Study-level的解释变量,还可以做“元回归”(meta-regression)来解释为什么效应量在不同研究之间会存在差异。 例如,是不是研究取样的性别比例、平均受教育水平等因素解释了效应量的差异? 元回归理解起来其实也很简单,相当于在HLM随机斜率的基础上检验跨层交互作用——Study-level的变量在元分析的模型里面是predictor,其本质则是HLM Level 2的moderator,调节的是Level 1的斜率(效应量)。

效应是固定还是随机?

答:效应是固定还是随机完全由项目的真实情况和所研究目的而确定,怎么可能由“豪斯曼检验”而决定呢? 比如,要研究所有学校的效应,而数据是从所有学校随机抽样而来,数据中只有抽样到的部分学校,模型必然是随机效应模型,不可能是固定效应模型。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查词猫是一个由大数据和网友共同维护的在线词典工具,其大数据部分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理解技术生成。如果您发现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涉嫌侵权或违规,请通过 ai@know.email 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查词猫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chacimao.com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随机效应模型
摘要
随机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答:随机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Y=Xβ+Zu+ϵE(u)=0,V
词条统计
所属栏目
更新时间
2024-04-25 01:29
内容字数
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