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 - Thrombophlebitis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内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并伴有血管炎症,可发生于浅静脉或深静脉,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严重时影响肢体功能。

血栓性静脉炎 - Thrombophlebitis

一、定义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内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并伴有血管炎症的一种病理状态。它可累及浅静脉或深静脉。

二、病因 1. 血管壁损伤:如手术、创伤等直接损伤静脉血管壁。 2. 血流缓慢:长期卧床、静脉曲张等导致血流淤滞。 3. 血液高凝状态:妊娠、产后、肿瘤等情况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三、临床表现 1. 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病变静脉处疼痛、红肿,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2. 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下肢突然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皮肤温度可升高,严重时可出现下肢功能障碍。

四、诊断 1. 临床表现:根据上述典型症状初步判断。 2.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静脉内血栓情况。

五、治疗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2.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等。 3.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取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