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功之舞
舞名,宋、元宫廷祭祀舞蹈。宋真宗赵□于大中祥符年间(西元1008~1016)改宋太宗赵炅所撰《平晋普天乐曲》(赵炅平河东回所制曲)曰《定功之舞》,并亲作乐辞,奏于郊庙。奠瓒用《万国朝天》;亚献、经献,用《平晋乐》。又元朝宫廷舞蹈,亦名《定功之舞》属武舞(《元史.礼乐志》)元成宗铁穆耳于大德元年(西元1297)建郊坛,製乐曲。文舞曰《崇德之舞》;武舞曰《定功之舞》。武舞所用道具:旌二:制如纛,杠首栖以凤,以导武舞;干六十有四,木为之加以彩绘,舞人所执;戚六十有四,制若剑然,舞人所执。元代戚已和历代所用斧状之戚不同,改为剑形。
免责声明
查词猫是一个由大数据和网友共同维护的在线词典工具,其大数据部分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理解技术生成。如果您发现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涉嫌侵权或违规,请通过
ai@know.email 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